
Product category
石油產品密度測定儀的測量精度需通過 “設備校準、環境控制、操作規范、樣品管理" 四大核心維度協同保障,最終實現符合標準的精準測量。
1. 設備自身:校準與選型是基礎
定期校準:按周期(如每月 / 每季度)用有溯源性的標準密度液(如 20℃下密度 1.0000g/cm3 的純水、已知密度的標準油)校準儀器,修正系統誤差。
選型匹配:根據使用場景選擇對應精度等級的儀器,貿易結算需選 0.0001g/cm3 級,日常質檢可選 0.001g/cm3 級,避免精度不足或過度冗余。
核心部件維護:定期檢查密度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、恒溫系統等關鍵部件,確保無磨損、無漂移,比如傳感器需保持清潔無油污。
2. 環境控制:消除外部干擾因素
溫度精準把控:密度與溫度強相關,需將測量環境溫度穩定在標準溫度(通常 20℃),儀器恒溫系統精度需達 ±0.1℃,避免溫度波動導致密度偏差。
避免振動與氣流:儀器需放置在水平、無振動的工作臺,遠離空調出風口、門窗等氣流干擾區域,防止樣品液面波動影響讀數。
環境潔凈度:測量區域需無粉塵、油污,避免雜質污染樣品或儀器傳感器,導致測量誤差。
3. 操作流程:標準化執行不踩坑
樣品預處理:樣品需充分混勻,去除氣泡(可靜置或過濾)、水分和機械雜質,確保樣品代表性,避免局部密度不均影響結果。
規范測量步驟:按儀器說明書操作,比如樣品加注至指定刻度、等待儀器穩定后再讀數(通常需穩定 30 秒以上),不隨意更改測量參數。
讀數與記錄: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(如 3 次平行測量,偏差≤0.0002g/cm3),避免單次測量的偶然誤差,記錄時同步標注測量溫度,便于后續修正。
4. 樣品管理:保障測量對象的有效性
樣品取樣規范:按 GB/T 4756 等標準取樣,確保樣品從油罐、管道等容器中均勻抽取,不采集表層或底部的單一區域樣品。
樣品保存:取樣后密封保存,避免揮發(輕質油如汽油)或吸水(重質油如潤滑油),取樣后盡快測量,減少樣品性質變化。